2014年4月9日 星期三

2014/4/9 「3招消水腫 身體不再鬧水災」

3招消水腫 身體不再鬧水災

摘錄自:天下雜誌電子報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4/4/8
2014-04-02天下雜誌 544 作者:謝明玲

天下雜誌電子報 - 20140409
圖片來源:鄭佳玲
為什麼體內水分沒有去到該去的地方?水腫是一時虛胖,還是身體真的出狀況?

為了公司舉辦的活動站了一天,到了下午,雙腿又腫又脹。明明沒吃多,體重卻令人沮喪地硬是多了一到兩公斤。

這可能是「水腫」作怪。

彰化基督教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林益卿指出,人體內的水,三分之二在細胞內、三分之一在細胞外。水腫就是細胞內的液體,跑到細胞間質(指細胞產生的不具有細胞形態和結構的物質)。

為什麼會水腫?

長庚醫院中醫內兒科主治醫師林意旋觀察到,現代人如因工作而久坐久站,以及常吃太鹹,更容易發生水腫的問題。

造成水腫的原因很多,最擔心的就是疾病造成的水腫,如肝臟、腎臟,或心臟疾病。

林益卿解釋,慢性腎衰竭病人本來排水功能就有問題。而肝硬化的病人,血液中蛋白質濃度太低,血管滲透壓增高,也會讓水往細胞外流。心衰竭的病人,則因為心臟不夠力,無法有效地把血液打出去,血管淨水壓增加,造成水腫。

另一類可能造成水腫的疾病是,甲狀腺功能異常。國泰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黃莉棋指出,甲狀腺低下,或是過分亢進,都可能造成水腫。

下肢則是最常水腫的部位,一個常見的原因是靜脈栓塞。林益卿指出,久坐造成血管血液凝固成小血塊,塞住靜脈血管,導致水流不回心臟,就會造成水腫,也就是常見的「經濟艙症候群」。

其他非疾病的原因,如女生在月經週期,荷爾蒙改變;懷孕時,胎兒壓迫骨盆腔,造成下肢循環差;或是使用避孕藥、部份止痛藥、高血壓藥等藥物,也會帶來水腫的副作用。

而從中醫觀點,林意旋指出,體內水要在對的地方才能發揮功能。但當肺、脾、腎出了問題,讓水在旁邊的組織沉積,水分沒有去到該去的地方,就變成「不能用的水」。

「這樣的水可能變成『濕』,或是中醫講的『痰』,」她指出,中醫的「痰」不只在喉嚨,而是全身都可能出現的重濁不良產物。

如果身體比較「濕」,病人常會覺得疲累,或覺得體重一直無法控制、代謝情況差。中醫所說的「肥人多痰濕」,就是表示肥胖的人代謝不佳的意思。

當出現水腫,醫師們建議:

一、找到原因,排除重大疾病。黃莉棋提醒,出現水腫時,重要的是找原因,看看身體是否真的出了狀況。

真的生病還是吃太鹹?

一開始可以求助家庭醫學科。

林益卿提醒民眾,求醫時可以留意以下資訊,幫助釐清水腫原因:

水腫多久了?如果水腫一、兩天還消不掉,甚至愈來愈嚴重,就要盡速就醫。

按壓小腿皮膚,是否會彈回?多久彈回?肝臟、腎臟疾病等造成的水腫,按壓下去,彈回時間可能比較久。水腫愈嚴重,皮膚愈不容易彈回。

有沒有感染?是否合併紅腫熱痛?感染如蜂窩性組織炎,也可能造成水腫。

水腫症狀是單側,還是雙側?肝臟、心臟、腎臟等全身疾病造成的水腫,是對稱性的。而如腫瘤壓迫、淋巴切除,或單側靜脈栓塞所造成的水腫,就可能是單側的。

會不會疼痛?深層靜脈栓塞造成的水腫,也會疼痛。

有沒有使用藥物?

荷葉茶、紅豆水 助排水

二、飲食忌口。排除疾病造成的水腫,在日常生活中,醫師們提醒,控制鹽分的攝取有助防水腫,特別是腎臟不好的人。

有一些食物,則對排除多餘水分有幫助。林意旋指出,可以用荷葉或玉米鬚,或紅豆煮水喝。或是以乾的荷葉直接泡茶,都有瀝水的功效。

她也提醒,四神湯裡面的芡實、茯苓等,有溫和健脾的效果。

三、改變生活形態,避免久坐久站。黃莉棋提醒,不論工作或念書,如果需要久坐或久站,記得一、兩個小時就起來換換姿勢。

林意旋也說,即便坐在椅子上,也可以動動腳板、腳踝、關節,故意讓小腿用力放鬆等,讓下肢肌肉收縮。

真的需要久站的人,可以穿彈性襪或回家後把腳抬高。但靠近臀部或大腿的地方,則不要穿太緊身的束褲,因為太緊會讓腹壓增加,反而讓水分回流困難。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