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4月24日 星期四

2014/4/24 「批評不會帶來改變,行動才會」

批評不會帶來改變,行動才會

摘錄自:天下雜誌電子報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4/4/22
2014-04-22 Web only 作者:陳竫詒

天下雜誌電子報 - 20140424
圖片來源:flickr.com/photos/scobleizer/2236177028
儘管再怎麼假裝理性、溫和有禮,我們還是忍不住討厭起那日益龐大、無可撼動的資源擁有者。

金融海嘯有「大到不能倒」的銀行,現在,我們面臨更多「大到令人惱」的種種。

比你有錢、稅率卻比你低的富人,被大額政治獻金綁架的民主,美、中大國圈地分食的全球化。過度集中的資源配置,惡化的貧富差距,讓所謂的「自由競爭」,成了握有資源的少數,決定多數人遊戲規則的障眼法。

「魯蛇」對上「土豪」,雙方都有「我無法選擇父親」的無辜,除了兩手一攤,忙著憤怒,忙著表達不滿,我們還能做什麼?

改變是一個長期而持續累積的過程。

「你不會一覺醒來就不再是種族主義者,得花上好幾個世代從一個人的靈魂,去破除那種觀念、那種DNA。」哈佛法學院教授雷席格(Lawrence Lessig)在Ted的演講中提到。

批評不會帶來改變,行動才會。

「關鍵在於動機,動機改變了,行動就會改變,」雷席格主張採用「小額資助」制度,改變「大金額政治獻金」綁架全體未來的遊說貪腐,讓寡頭壟斷的決策能力,重新回歸到公民身上,他認為改變了遊說貪腐的共犯結構,才有可能帶來合理的改革,「讓投資方的影響力,擴及到每個人身上。」

不要急著絕望,我們不是真的束手無策。

雷席格想像醫生對他說,「你6歲的兒子得了末期腦癌,你什麼都改變不了,」「我就真的什麼都不做了嗎?就坐在這,坦然接受?」「當然不是!我會竭盡所能,嘗試去做任何我能做的!」

「不論是氣候變遷、經濟改革,或者是稅制公平,抓住你最關心的議題,直視它,」謙卑地正視問題,竭盡所能,去做任何我們能做的,即使我們能做的很少很小。

雷席格的TED演講連結

【自己的共和國自己救】

 「國會候選人和國會議員都會花大約30%70%的時間,籌備資金好讓他們回到國會,或是讓他們的黨派重拾權力。我們需要問是:對於這些人,到底有什麼好處把時間花在打電話給那些他素不相識的人,而不打給屬於那百分之一的人?」

 17879月,當班富蘭克林(Ben Franklin)從制憲會議離開,他在街上被一位女性攔下來問說 『富蘭克林先生,你創造了什麼?』 富蘭克林回答:『一個共和,若你們能繼續保有它。』一個共和。一個代表性的民主,一個單獨取決於人民的政府,我們失去了這個共和,所有人必須行動把它找回來。」

哈佛法學院教授Lawrence LessigTed Talk談金權政治如何腐蝕民主,又該如何拯救它。

http://video-subtitle.tedcdn.com/talk/podcast/2013/None/LarryLessig_2013-480p-zh-tw.mp4
 We the People, and the Republic we must reclaim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