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4月2日 星期三

2014/4/2 「3大原則 買對新興市場基金」

3大原則 買對新興市場基金

摘錄自:天下雜誌電子報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14/4/1
2014-03-19天下雜誌 543 作者:林昭儀

天下雜誌電子報 - 20140402
圖片來源:黃明堂
QE減碼後,投資市場波濤洶湧。如何在對的時機,買對新興市場基金?《天下》篩選投資績效優良、報酬率排名年年都在前25%的好基金,讓你也能學巴菲特,「在眾人恐懼時進場,在眾人貪婪時退場。」

「本來好好的,一下子就豬羊變色,嚇都嚇死了,」月薪四萬元的企業員工黃小姐,從二○一○年開始,每月定期定額五千元買東南亞基金。原本還很得意報酬率接近四成,去年六月跌到剩下一成,立刻通知理財專員全數贖回。

「我心臟沒那麼強,」她說。和黃小姐一樣,還來不及飽嘗新興市場甜頭就被燒傷的散戶投資人不少。

然而,相較於歐美一到二%的經濟成長率,新興經濟體動輒五%以上的經濟成長率,依舊誘人。雖然截至目前為止,今年全年仍處於淨流出狀態。但彭博數據顯示,自農曆年後,外資已連續四週加碼亞洲新興股市。「QE退場,新興市場劇烈波動是不可避免的,」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鄭貞茂提醒。

風險忍受度較高、仍想趁新興亞洲市場重跌進場的投資人,到底該怎麼買新興市場基金?

你手上的新興市場基金,買對了嗎?

事實上,在萬股齊漲的牛市,很難看出基金操盤人的功力。

但在去年,新興國家單一市場動輒跌掉兩、三成的大熊市,基金操盤還能維持正報酬,長期能維持同類型基金前四分之一,這才是投資人最該投資的選擇。

基金常勝軍 不到一成

目前已有三三六檔投資亞洲新興市場的股票基金,八十六檔亞洲債券基金在台灣銷售,可供投資人選擇。

為了替讀者找到好基金,《天下》篩選出,至少七成投資部位在新興亞洲、過去一年績效為正的股市基金,以及一年績效不低於負五%(保守投資人忍受值下限)的債券基金。再從中排序,挑出一年、三年、五年,排名都在前四分之一的基金。

結果只有十八檔亞洲股票基金、八檔亞洲債券基金上榜,比例不到一成。

《天下》分別訪談了得獎常勝軍富達新興市場股票基金經理人普萊斯(Nick Price)、貝萊德亞太股票收益基金經理人關睿博(Joshua Crabb)、本土亞太基金天王統一投信林鴻益,以及ING(L)Renta亞洲債券基金經理人瘐宏璟(Joep Huntjens)。

結果發現,這些長期領先群倫的基金經理人都強調,精挑股票與債券的主動管理,遠勝過按照MSCI指數比重配置的傳統操盤方法。換言之,選股不選市,是投資新興市場最重要的心法。他們共通的原則包括:

原則1 多元配置,領先佈局

「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」是這些投資專家奉行不渝的分散風險對策。這四位基金經理人均建議,投資新興市場最好不要買單一產業或國家,例如,亞洲或亞太基金有一定的東南亞投資,但同時間可佈局東北亞,以分散風險。

已經操盤六年的統一投信林鴻益非常強調由下而上、出國實地考察的基本面研究,比別人更早發掘價值低估的股票和正在成形的新趨勢。

林鴻益在兩年前到泰國進行實地勘察,發現泰國7-Eleven開始把店面擴大,納入藥妝與烘焙坊,帶動當地零售業態改變,買進後迄今回報率已達七成。

又譬如,雖然大家都不看好印度,但他去年在低點買進印度MMFS汽車貸款公司股票,一年就漲了一倍。「亞洲新興市場是很肥沃的,企業在這裡很容易茁壯長大,差別在於你能否在對的時機投資對的公司,」林鴻益說。

瘐宏璟早在去年春天,市場還在觀望美國聯準會QE何時退場時,他就主動全面檢討資金配置。

他把新興亞洲主權債存續期縮短,並把與股市連動性強的企業債和高收益債比重調高,盡量降低美國QE減碼與利率上升的負面衝擊,成為非高收益債券基金中,唯一一檔還是正報酬的基金。

原則2 長期投資,不追高殺低

「好的獵人,懂得安靜等待,」電影《賽德克.巴萊》裡莫那.魯道的台詞,用來形容這些經理人恰到好處。

媒體對危機的臆測與誇大報導,放大了投資者的恐慌,導致過度賣超與市場震盪。這些領先同儕的經理人反倒趁機便宜買進優質成長股。

富達新興市場基金經理人普萊斯說,去年看到新興市場股市創新高,與基本面悖離時,他就已逢高減碼;二月新興市場大跌,他已開始逢低回補,所設定的精選個股目標價格至少要有兩成的報酬,否則他絕不輕易出手。

「一些印尼股票原本貴得買不下手,去年股價跌掉三成,匯率又跌掉兩成,簡直便宜得不得了,」林鴻益說。林鴻益原可以投資十幾個亞洲市場,但十年來,他集中精力鑽研大中華、泰國、印度、印尼,因此研究得深,就容易找到好股。

到底多久算長?瘐宏璟認為,一年稱不上長期投資,應該以三到十年為目標。

對投資人而言,要找到這種巴菲特式的長線投資經理人,可以參考台大財金系教授邱顯比和李存修每月發布的基金績效評比。

基金績效評比中,有一欄「年累積周轉率」,該數值愈低,表示經理人換股操作的頻率愈低,也就是看準了股票買進後,持有時間相對較長。

以林鴻益操盤的統一亞太基金為例,去年周轉率只有二五%,同時期有基金周轉率高達三○○%,成立三年來報酬率卻為負。

原則3 彈性調整,防禦風險

在台販售僅三年,因此此次還無法登上榜單,但今年勇奪理柏獎的貝萊德亞太股票收益基金經理人關睿博,他的投資心法是「找出有穩定配息,又被低估的景氣循環股」。

名稱有「入息」兩字的基金,通常都是偏好投資高股息股票的。但關睿博會去找,有轉機題材的景氣循環股。

例如,某些科技企業股票,營收穩定成長也配發股利,只是因為景氣循環緣故,股價暫時遭受低估。他反而會趁機買進,以掌握股價回升或反彈契機。這樣,不但有穩定的股利收益,更可收割股價上漲的好處。

在債券基金方面,ING投信的瘐宏璟有個法寶是點心債,人民幣匯率與利率雙頭賺。至於東南亞主權債部份,他選擇以美元計價,順利避開匯率風險。

四位基金經理人均表示,在所有新興經濟體中,亞洲因其相對較高的經濟成長、較優的人口結構和龐大內需市場,以及較歐美更低的債務負擔、新富階層崛起等題材,依然是長期看好的地區。

亞洲新興市場 長期仍看好

林鴻益認為,資金出走潮已近尾聲,且基本面也看到改善;部份股票本益比已比金融海嘯時期更便宜,投資價值浮現。

他預估,待第二季部份國家大選結束,政治不確定因素底定後,新興亞洲可能會有一波反彈。

關睿博也指出,亞太不含日本股市的股價淨值比目前不到一.五倍,「從過去的經驗來看(如九七年亞洲金融危機、SARS、○八年金融海嘯等),亞太股市一旦來到這個位置,未來十二個月投資能賺錢的機率高達一○○%。」

抓對好時機,挑選優秀的基金經理人為自己操盤,以定期定額的方式,長期投資。

恪守美國投資大亨巴菲特的信條──在眾人恐懼時進場,在眾人貪婪時出場。當亞洲再起,就可守株待兔,等待收割了。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