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4月19日 星期六

2014/4/19 「一位工程師寫給十七歲自己:無悔的四年青春」

一位工程師寫給十七歲自己:無悔的四年青春

摘錄自:天下雜誌電子報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4/4/15
作者:Jackie (2010 YEF) 2014/04/07

編按:Jackie2010YEF 國際青年創業領袖計畫的學員之一,當年,從臺灣、深圳到波士頓,14天的海外參訪之旅大開眼界。才發現自己從來就不夠努力,驚覺自己距離別人一大截;但又發現成長的空間無限遼闊。而行程中見識許多創業家展現的勇氣、膽識,以及義無反顧,深深撼動自己。Jackie後來赴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深造機械領域,回國後任職於科學園區。本篇文章是回顧,也是分享給即將進入大學的新鮮人,因為大學時的學習和YEF計劃的紮實訓練,是順利踏入職場的碁石。

天下雜誌電子報 - 20140419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四月,恰是十七歲的你正為進入大學面試而忙碌的一個月。回頭望,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對準大學新鮮人,聊聊大學四年無悔青春。

踏入大學的第一天,不管進什麼科系/學校,是源自於過去的努力,如果還算滿意,請不要得意;因為一入大學又是新的起點,不要讓光環沖昏頭太久,而使考上的這一刻,變成自己人生的最高點。如果對所上科系/學校不滿意(不論是因為興趣或虛榮),那就盡力去改變!要知道,甫入大學之門,除了第一學府的第一志願,全校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想轉系。但是第一次期中考結束,大多數人都打退堂鼓決定安於現狀-妥協若是選擇下的產物,旁人無從置喙;但如果是無意識的漸漸習慣、安逸於周圍的妥協氛圍,請小心,你正成為你原本不想成為的庸碌無所求份子。

臺灣的教育體制,讓求學路上即使沒想太多的人,也跟著其他同儕一起被帶到了大學校門口,但從這裡開始就不一樣了。沒有目標的人,渾渾噩噩過了四年。不管是想在學術專業領域更加精進,或只是單純為了某些原因要顧成績,我相信大學可以用時間換取成果,就算你再不聰明,每天翻課本、筆記,多唸幾次一定比你同學強;因為大部分大學生都到考前一週,才驚覺自己唸不完書。

不是因為大家變笨了,而是沒有選擇像當年一樣汲汲營營於學業,或許是高三課業壓力太大,所以一旦進大學,擁有自由,就像脫了韁的野馬,一去不回?圖書館人數隨時間變化的分佈圖之劇烈,讓人感嘆圖書館的空蕩。現實的大學生,如果沒有考試就不唸書,又如何奢望教授兢兢業業傳道授業?

或許使用者付費是個辦法?同樣是高等級教育,在美國光學費就可能是臺灣的十倍以上,大學生拼勁十足,深怕有一秒不夠專心就對不起那些鈔票、還有期待。臺灣的教育太便宜了,所以我們好像理所當然的不懂得珍惜,如果把學費改成每週一上課前上繳給老師幾千塊,那或許就不會這麼輕易的翹課、睡覺、不寫作業,然後誤以為那種浪費是瀟灑。

我不會告訴你教授都是對的,我們都明瞭盡信書不如無書,但請尊重老師、尊重同儕,尊重國家在你身上花的每一筆心血,既享用了納稅人在你未來上的投資,有一天就要回饋。所以,最好停下不切實際的自我感覺良好,大學生常以為我們很努力,但那是在看見世界之前。

大學生的時間是最便宜的,因為年紀輕,社會對我們有莫名的寬容。大學生犯錯,是最不會被責怪的,這表示擁有了很多大膽嘗試的機會,所有的離經叛道、年少輕狂,都可以合理的說成不畏世俗、築夢踏實,可以在這黃金年華痛快地做自己,但不代表無止盡的浪費青春可以被自己原諒。

大學生代表國家二十年後的未來。十七歲的你,希望二十年後,足以讓年近四十的自己驕傲,也為更多的十七歲創造好未來。

(本文作者相信「人生沒有什麼是沒有意義的」,那些路過拾起的每塊拼圖,都在人生地圖上有命中注定的最佳位置,期許自己在真正的選擇降臨時,無所畏懼地執行那些事關信念、看來困難、卻更為正確的決定。國中狂妄,高中憂鬱,大學開朗,碩班成為理想主義者。喜好美勞手工藝,懷抱背包客精神,業餘部落格寫手,現職工程師與社運參與者。)

(本文由 時代基金會提供,歡迎加入 facebook粉絲專頁)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