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4月16日 星期三

2014/4/16 「群眾智慧的危險:過度自信」

群眾智慧的危險:過度自信

摘錄自:天下雜誌電子報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4/4/15
2014-04-11 Web only 作者:經濟學人


天下雜誌電子報 - 20140416
圖片來源:劉國泰
有項調查請美國人將烏克蘭放上地圖,結果實在令人驚訝又悲傷(中位數答案差距為1,800英里)。首先,筆者得指出,英國人(或巴西人、印度人、中國人等等)不見得比較知道答案;亦有人質疑,部分受訪者可能是在開調查人員玩笑(竟然把烏克蘭放在格陵蘭、澳州或海底?)最讓人沮喪的是,答案較不精確的受訪者,也是對美國干預行為抱持最樂觀態度的受訪者。

部分問題在於過度自信。我們都認為自己比一般人更好,這種自信在說服自己創業時可能非常有用,但在處理資訊這方面,我們有時會錯得非常離譜。

這對相信民主需要改革的人來說是個問題。許多人認為,改革民主的解決方法之一是舉行更多公投,但那可能會面臨歐森(Mancur Olson)所說的特殊利益問題;一旦訴諸大眾選民,最努力宣傳的會是得利(或損失)最大的人。投票者也沒有太多動機想要了解議題的內容,因為他們那一票不太可能影響結果。此外,他們在投票時,考慮的可能也不是眼前的議題;如果英國真的在2017年舉行退出歐盟公投,執政者的支持率和退盟的潛在影響,對投票結果的影響力可能不相上下。

另一個錯誤資訊的例子,就是對外援助預算。世界民意調查機構2010年的調查顯示,民眾對美國外援預算的估計,約為總預算的25%,而且認為合理外援比例為10%;實際比例則為0.6%。因此,多數人認為外援預算比例過高,但實際比例卻比他們心目中的合理比例還要低(當然,兩個數字可能互有關聯,民眾會說10%,是因為他們認為預算應該減半)。

該如何解決呢?公共教育是個選項,例如在學校開設更詳盡的公民課程。我們也可以建立委員會,要求委員會向所有潛在投票者發送資訊。但你實在沒辦法逼成人讀東西,老師也可能會被憤怒的家長包圍,因為家長認為老師帶有政治偏見。(黃維德編譯)

©The Economist Newspaper Limited 2014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