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4月14日 星期一

2014/4/14「第二章 Part2 得與失」

「好同學」被領導,「壞同學」當領導     

第二章 Part2 得與失

摘錄自:大都會文化‧行銷管理報  ~      「好同學」被領導,「壞同學」當領導  2014/4/11

乞丐:光腳不怕穿鞋的

乞丐一無所有,正是因為這樣,所以也沒有什麼好失去的;如果這個時候,讓他碰到了一個機會的話,既然沒有什麼好失去的,還不如放手一搏,贏了,就是賺了,輸了,也不過是回到原點。

就像歷史上很多農民起義一樣,因為一無所有,或者橫豎都是死,所以還不如發起抵抗;如果成功了,就做自己的皇帝,如果失敗了,大不了就是一死,怕什麼呢?

「壞」同學沒有高學歷,沒有別人的期待,沒有好的出發點;從某種角度來說,「壞」同學就像乞丐一樣,擁有的很少,沒有什麼可以失去的,所以在放手一搏的時候就無所顧忌,這樣反而更容易成功。

有很多後來成功的企業家最開始的時候也是一無所有,由白手起家到後來的身價百萬,回過頭再看,不得不感謝當時的無所顧忌,放手一搏。

王永慶被稱為「經營之神」,這位「經營之神」最開始的創業資金竟是從父親那裡借來的兩百日圓。

王永慶小的時候,全家都靠著種茶的微薄收入生活,王永慶十五歲時從小學畢業後,便不再繼續上學,早早離開校園的王永慶在一家小米店當學徒。

當了一年學徒後,王永慶決定自己也開一家小米店。可是小小年紀的王永慶並沒有開店的本錢,於是從父親那裡借來了兩百日圓作為開店的資金。這兩百日圓也是父親從別人那裡借來的,如果失敗也就是失去這兩百元;但如果生意好了,還能幫家裡解決些生計問題。

米店生意逐漸上軌道後,王永慶又開辦了一家碾米廠,透過碾米廠的生意,王永慶積累了一點積蓄。在抗日戰爭之後,王永慶又發現了木材生意的前景正盛,於是又決定投資木材行業,這也讓王永慶賺到一筆財富。而當其他人也都跟進想擠進木材業的時候,王永慶又看到了塑化業的未來。

當時的臺灣,雖然急需塑化工業的發展,但是由於日本塑化業的發展已經很成熟,所以即使是臺灣非常有名望的企業家都不敢輕易投資;當時的王永慶雖然有一定的積蓄,但是和大企業家相比,仍是一名普通的商人。於是王永慶經過考察之後,下定決心要投資塑化產業。

這讓王永慶的朋友們大吃一驚,他們紛紛勸告訴王永慶說,這是一個大錯特錯的決定。可是王永慶態度堅決,仍舊決定投資,籌集了五十萬美元建廠。

投入生產後,事業發展並不順利,當積壓的產品銷售不出去的時候,王永慶依然下令加大生產;在合夥人退出的情形下,王永慶變賣了所有的家產將公司的產權買了下來,經過研究和考察,王永慶降低生產成本與產品價格,最終,塑膠的銷量一路高升,王永慶成功了!

王永慶沒有受過高等教育,沒有高的學歷,在十六歲的時候就開始為維持生計而創業,當時自己的家窮得連兩百日圓的創業資金都沒有;在這樣的情況下,對於王永慶來說反正是一無所有,還不如放手一搏。就因為王永慶不怕失敗的態度,最終讓他嘗到因勇敢冒險而獲得成功的滋味。

也許正是有了這種勇於放手一搏,不害怕失敗的心態,讓他在後來敢投資塑化產業。當時的塑化產業很多人都不看好,連臺灣最有錢的企業家都不敢投資,卻也因此被沒有多少資金的王永慶捷足先登,並以結果證明了王永慶的選擇是正確的。

如果別人對你有很高的期望,就證明你有很大的潛力,這是別人對你價值的肯定;每個人都期望能得到別人對自己的肯定,不過有時,這種期望也會是一種壓力,當背負著這種壓力的時候,一個人做事情也會綁手綁腳,害怕失敗、害怕做不好、害怕會讓他人失望,越是這樣想,就越不敢放手一搏,也因此很難成功。

「壞」同學的成績不好,從一開始,周圍的人對「壞」同學就沒有過高的期望,這個時候,「壞」同學反而會一身輕鬆,既然這樣,想怎麼幹都可以,如果成功了就是驚喜,如果沒有成功也是正常。所以,這也讓「壞」同學更敢於嘗試,敢於走不一樣的路,這樣也更容易成功,最終成為領導他人的人。

吳東茂的父親是當地有名的企業家,但東茂從小並不願接受父親的安排學習經商,很早就輟學了。為此,父親並沒有給他一點資助,就連最基本的生活費,都沒有給他。

其實東茂只是一個不喜歡讀書,喜歡個性十足的打扮的孩子。所以他平日的時間就用在打扮自己上,所看的書也都是跟時尚有關的雜誌。

就在全家人都不看好東茂的未來時,離開校園的東茂決定去學習化妝和造型設計,這在父母眼裡不是什麼體面的事情,但是東茂只對這件事情感興趣,他堅持要去學。

東茂學得非常快,沒多久就懂了很多。兩年後,東茂從造型專門學校畢業了,此時,他做出了一個決定──要開辦一家專為別人做造型的公司。

家人聽到他這個決定之後紛紛表示反對:「開辦公司可不是鬧著玩的,你可別指望家裡為你出任何錢。」、「你年紀這麼小,根本還不懂如何去經營一家公司,失敗的可能性很大。」

面對家人的反對,東茂說:「正是因為年紀小,我才不怕失敗呀。我也沒有指望借助家人的資助,如果失敗了就從頭再來,大不了就是回到原點。」

抱著這樣的心態,東茂從朋友那裡籌集來了開辦公司的創業資金,因為東茂的手藝非常好,所以他接到了很多的工作,當地的一些時尚活動都來找東茂合作。當東茂在當地漸漸有了名氣後,公司也被很多人知道了,就這樣,東茂的公司越做越出名,後來甚至還有很多人慕名前來拜師學藝。

吳東茂是大家眼中典型的「壞」同學,沒有爸媽的期望,沒有高學歷,所以不害怕失去。當身上沒有背負過多的包袱時,就敢走別人不敢走的路。

敢於拚搏的人不是不知道會面臨失敗,而是不畏懼失敗;不是不知道失敗了也會失去很多,而是不害怕失去:或者是說本來也沒有什麼可以失去的,最多就是回到原來的起點。

很多後來成為領導者的人,都是勇於挑戰未知的人,因為能承受別人不能承受的「失去」,所以也能得到別人所沒有的「得到」。況且能成為領導者的人必定要承受別人不能承受的很多風險,有風險也意味著很有可能就會失去,所以,不管從哪一個角度說,「壞」同學都比較符合領導者的特質。

慈善家:丟不起,絕不做衝動之舉

慈善家肯定擁有很多的金錢,擁有很高的名望,就像社會上很多人取得成就之後,就開始用金錢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。在這樣一種高度,做起事情來也會更謹慎,因為時刻要考慮到自己的得失;慈善家的得和失包括很多方面,比如金錢,比如社會名望,比如地位等等。

因為已經擁有的太多,就會害怕失去,如果從一個最高點跌到最低點,會摔得很慘。很多「好」同學正是因為承受不了這樣的落差才不敢放手一搏。

而成功總是伴隨著風險,因為不能保證最好的結果,所以就會患得患失,害怕如果失敗了就沒有現在所擁有的,因為擔心失去,所以也不敢放手一搏。

做一件事情的時候,誰也說不準結果如何,有可能成功,也有可能失敗,失敗會伴隨著很多東西的失去。「好」同學就像慈善家一樣擁有很多的東西,「好」同學擁有高學歷,高學歷會讓他找到一個好工作,得到好工作就會拚命地守住這個工作,所以很多時候,「好」同學都寧願為別人做事情,接受別人的領導。

麥克是耶魯大學的畢業生,在學校裡學的是經濟學,畢業之後,麥克找了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,成為一家投資銀行的分析師。這份工作不僅風光體面,收入也高,麥克很滿足,認真地做著他的分析師工作。

就在麥克一心作著他的分析師時,麥克的一個朋友決定開始自己的創業之路,此時,他的同學想邀請麥克一起來創業,也就是讓麥克當自己的合夥人。

麥克對朋友說:「創業要冒很大的險,況且你又沒有十足的把握,我要是把現在的工作辭了和你一起創業,如果成功了還好,如果失敗了,我豈不是陪了夫人又折兵嗎。我還是老老實實地做我的分析師吧,只要不遇到經濟危機,只要公司不倒閉,我就可以安穩地過日子。」

朋友見麥克態度堅決,也就不再勸他了。

麥克仍舊每天朝九晚五地做著分析師的工作,這天下班,麥克遇到了自己過去的一位同事,當年這個同事辭職自立門戶成立了一家公司。同事對麥克說:「嗨,麥克,知道嗎,我現在比以前開心多了,自己管理一個公司,可以實現我更大的夢想,也發揮我更大的價值,比起以前在公司做一個小職員感覺要好多了,難道你就沒有想過要自己創業嗎?你條件這麼好,還是耶魯畢業的資優生,如果創業肯定比我要好很多。難道你想一直做別人的員工嗎?」

麥克聽了之後有點心動,但是仍舊不敢放棄現在所擁有的一切,他對同事說:「我覺得做一個職員也沒有什麼不好,每天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,有工資可以拿,有什麼不好呢?創業我沒想過。」

聽他這麼說,同事也不再說什麼了。

又過了一段時間,麥克見到了曾經勸他一起創業的那位朋友,朋友說:「嗨,麥克,最近還好嗎?我的公司剛剛步入正軌,忙得我日夜顛倒。」

同學成功地有了自己的公司,當起了老闆,麥克還是每天上下班地做著分析師的老工作。

麥克的條件非常好,畢業於世界知名學府,無疑是一名「好」學生,好學生麥克擁有很多令人羡慕的本錢和條件:高學歷、好工作、高收入。也正是這些條件,束縛住了麥克,讓麥克不敢放手一搏,不敢像他的朋友那樣重新開始。

創業不能保證一定會成功,所以麥克患得患失,乾脆不讓自己有失敗的機會,也就不敢嘗試;在麥克看來,做一名分析師可以保證安穩的生活,所以當麥克的同事當起了老闆時,麥克還在原來的工作職位上努力;當麥克的朋友擁有了自己的公司時,麥克仍是一名職員。

很多「好」同學就像麥克一樣,本身擁有很多的資源,或者一開始就在很高的起跑點上,擁有這些條件,本身是好的事情,可是如果讓這些事情束縛住了自己,也會變成自己前進的絆腳石。

大衛學的是金融,但是他很早的時候就對心理學非常感興趣,也立志一定要開一家心理諮商室,自己做老闆,然後聘用專業的心理學專家來工作。為了早日實現這個願望,大衛準備到大城市先賺錢,存到一定的積蓄後再去實現自己的夢想。

來到紐約後,因為大衛有著名校的高學歷,他很快就在一家貿易公司找到工作。大衛的業務非常好,報酬也日漸豐厚,不到一年的時間,大衛就買了一間房子,這在寸土寸金的紐約來說,能擁有一間自己的房子,無疑是令人羡慕的。

此時,大衛想再工作一段時間,等積蓄存得差不多了,就辭掉工作去實現自己的夢想。又過了一年,大衛的積蓄已經可以作為創業資金來開立公司了,可是此時,他的一些朋友開始勸他說:「你現在的工作多好呀,你知道很多同學都很羡慕你呢!」、「你又沒有創業的經驗,況且是你完全沒有接觸過的領域,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小。」

聽了朋友們的勸說後,大衛也開始關注一些心理諮商室的運營狀況和目前的現狀,在他了解之後,發現也有些像他一樣的人,他們本身對心理學領域也不熟悉,只是抱著興趣而去經營心理諮商室,這些人大多的結果都是賠得血本無歸。

一直堅定的大衛此時動搖了,他開始想:「如果賠了,說不定連房子都要賣掉,自己幾年來的積蓄也可能換到一場空,到時候該怎麼辦呢?」

這麼想了之後,大衛逐漸放棄辭職的念頭,慢慢把自己多年的夢想也擱置在一旁,繼續從事貿易公司的工作。

一天下午,大衛碰到自己多年未見的朋友,朋友說:「我記得你一直想開一家自己的心理諮商室,依你現在的條件,完全有本錢去實現你的夢想了呀,準備什麼時候開始呢?我可是一直等著你給我遞上大老闆你的名片呢。」

大衛無奈地說:「暫時先不說了,等到我賠得起的時候再說吧。」

大衛也是典型的「好」同學,好同學也許是幸運的,總是比別人擁有得更多,大衛更是十足的幸運兒,能在畢業沒多久後就能擁有自己的房子,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,擁有自己的立足之地,的確是可喜可賀的事情。可是,好的事情也有壞的一面,那就是想繼續擁有這美好的一切,從此再也沒有機會實現自己人生的夢想。

如果大衛去開業,有可能成功,也有可能失敗,大衛看重的是如果失敗了怎麼辦呢?結果就是賠掉自己的積蓄,說不定連房子都要賠掉,大衛想到這樣的結果,就退縮了。不知道大衛說的「到時候」是多久以後,但是現在的事實是,大衛仍舊是一家貿易公司的職員,這樣很有安全感,因為有固定的收入,所以不用擔心沒有退路。但是大衛卻再也沒有機會去開一家心理諮商室了。


「好」「壞」對比分析

▼「好」同學擁有高的學歷,高的學歷會找到好的工作,但有時候這些條件會成為「好」同學繼續發展的阻礙;「壞」同學沒有高的學歷,所以只能從頭開始,更容易通過創業來發展自己。

▼「好」同學被寄予高的期望,高的期望讓「好」同學害怕失敗,也很難有新的嘗試;「壞」同學破罐子可以破摔,反而有成功的可能。

領導他人的人都是敢於承擔風險的人,也是敢於嘗試的人,所以「壞」同學更容易成為領導者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