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月10日 星期五

2014/1/10 「年輕人不被卡住的九種方法」

年輕人不被卡住的九種方法

摘錄自:天下雜誌電子報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14/1/7
2013-12-25天下雜誌 538 作者:許芳菊

天下雜誌電子報 - 20140110
圖片來源:鄭佳玲



為什麼當一個社會變得更自由、舒適,有更多享樂與選擇時,年輕人卻不見得變得更快樂?

今天的年輕人心中所缺乏的,到底是什麼?

這些問題的答案,也正是美國史丹佛大學教授威廉.戴蒙(William Damon),在《邁向目的之路》這本書中所認真探索的。

多年來,戴蒙透過大型研究與深度對談,發現當前全球各地的許多年輕人,都身陷漂浮、卡住的困境。他所描述的青年困境,也正反映台灣目前的狀況。書中所點明的出路,值得當前的台灣參考:

戴蒙的研究裡發現,現在的年輕人分四類:

一、疏離者:這類型的年輕人,還沒有採取任何行動去追求有意義的人生目的。其中,有些人冷漠且疏離,有些人則是把興趣侷限在追求個人的享樂或虛榮之上,對於自己以外的世界,甚少關心。

二、空想者:這類型的年輕人,通常擁有一些充滿想像的夢想,也常幻想自己會對世界做出偉大的貢獻。但到目前為止,他們幾乎沒有採取任何行動,嘗試將他們的想法付諸實現。

興趣太廣泛 目標不持久

三、半吊子:這些人興趣廣泛,參與很多活動,但經常從一個活動跳到下一個活動,不知道這些活動跟他希望在生命裡完成的事情有什麼關聯。他們的興趣都太短暫、稍縱即逝,以致於無法成為一個持久的目標。

四、有目的感的人:這些年輕人已經發現一些有意義的活動,並且獻身於此。他們對這個興趣已維持一段時間,且清楚知道他們想要在這世上完成的事情,以及為什麼要這麼做。

戴蒙認為,對目的的追求,可以主宰一個人的一生。目的不只賦予人生意義與快樂,也賦予人生學習與追求成就的動機。順境時,目的帶給人喜悅;逆境的時候,目的帶給人復原力,且終其一生皆是如此。

但是年輕人如何尋找到人生的目的?又如何知道這就是他們內心的召喚(calling)?

九招助孩子找到目的感

戴蒙認為,要產生內心的召喚需要:1.對自我能力有真實的了解。這需要一個自我探索、發現的歷程。2.有興趣了解這些能力,可以從什麼角度來服務世界。這需要找到與他人的連結,並帶給他人幸福。3.在運用自己的能力服務世界時,會感到一種深度的喜悅。

要創造有目的感的人生,除了個人的探索、努力,家庭、學校與整體社會也應該協助年輕人,尋找到他們內在的召喚。

尤其是學校,必須和學生談論有關於為什麼他們要做所有正在做的事。為什麼人們要學習這些學科?為什麼閱讀和寫作很重要?為什麼我們規定不准作弊?歸根究柢,為什麼你,和你的同學會在這裡?

學校課程的每一個部份,都應該毫無疑問地把教導「為什麼」的問題,放在最重要的位置。

至於家庭可以如何琣養出有目的感的孩子,戴蒙提出了幾個建議:

一、仔細聆聽火花,然後煽風點火。為了對孩子內心的夢想有清楚的景象,父母需要練習溝通的藝術,要學習提出好問題,並且聆聽孩子的回答。盡情地跟孩子一起去想像、探索這些想法的所有可能性。

二、利用平常的機會,展開對話。父母可以利用家庭平常的活動,來引發和孩子談論一些有關人生目的的對話。生日、假日,以及一些轉變期,像是新學期的開始或是父母換工作,都可以提供豐富的背景,來討論有關日常活動背後更深刻的意義。

三、對於孩子的興趣,保持開放的心胸,並表達支持。對孩子想要嘗試的事情,表達出你對他的信心。這不只可以提升孩子成功的可能性,從長遠來看,它還賦予孩子一種樂觀進取,勇於接受挑戰的態度。

四、傳遞你自己對人生目的的想法,以及你從工作中所獲得的意義。父母應該和孩子分享他們自己的目標與人生目的,經常和孩子討論自身的工作(或照顧家庭)所追求的最高目的。這不但對父母是健康的,而且對孩子是也有啟發性的。

五、教導孩子務實的生活智慧。擁有高度目的感的年輕人,都表現出務實的理想主義。當現實就是不可能對他的夢想讓步時,他們知道如何去接受可能會有的限制。

父母需要提供相關重要的訊息給孩子,讓他們知道世界是如何運作的。父母必須告訴孩子他們所知道的,有關於在真實世界裡,如何達成目標,特別是在工作的領域。

六、介紹孩子認識潛在的人生導師。父母可以介紹其他有可能會激發孩子興趣火花的大人給孩子認識。除了父母的支持,有目的感的年輕人通常會依靠家庭以外的人提供意見與激勵,以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人生目的。

七、鼓勵創業家精神。培育創業家精神,意味著要鼓勵以下的態度或傾向︰1.設定清楚目標的能力,並能制定務實的計劃來實現目標。2.一種樂觀,勇於接受挑戰的態度。3.面對阻礙與困難時,能夠堅持到底。4.可以忍受,或甚至渴望冒險。5.面對失敗時,具有挫折復原力。6.有決心去達成可測量的結果。7.善用資源與想像力,設計出可以達到結果的方法。

八、培養正向的人生觀。鼓勵樂觀的態度,跟培養創業家精神息息相關。

父母是兒童經驗最重要的形成者,建議父母幫助孩子,以充滿希望的態度,來詮釋他們的經驗。要盡全力避免那種悲觀的「毀滅性思考」。

你做的任何事,都很重要

父母應該對孩子指出事情可能會有的轉機,特別是我們可以有多大的「掌控」能力,將危機化為轉機。要傳遞這種正向的能量給孩子,父母應該經常表現出這樣的態度。

九、培養孩子的自主性與責任感。要賦予孩子自主性,就要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有能力,而且對他人有所貢獻。父母應該教導孩子一個基本原則︰你對世界所做的任何事情,都很重要。

要讓孩子獨立自主,就要賦予他們真正的責任,例如,讓他們負責某部份的家事。父母要避免幫孩子扛起責任,也要避免過度保護孩子。

父母可以善用以上這些教養準則,藉日常生活中各種大小小機會,點點滴滴地對孩子產生一些影響。因為孩子的人格,是透過一連串親人與他的溝通、互動所形成的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